市民骑车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调配公共自行车
黑河市民刷卡取车
黑河市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投入使用以来,深受当地居民欢迎。如今,很多居民无论是上班、办事,还是去兜风,都放弃了开车、打车,首选绿色低碳的公共自行车。骑车出行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新时尚。为了保障公共自行车等的安全,黑河当地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倡导绿色出行,爱护、保护公共自行车。
黑河市实行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减轻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城市魅力,市民的素质无形中也得到提高。
开车的少了 骑车的多了
在黑河市,骑车出行成了一种时尚。
在黑河市大岛商贸区公共自行车停靠站,10分钟内记者看到有6位市民存取自行车。期间由于自行车停车车桩满载,自行车管理部门派来一辆小货车运走了10台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将停靠站的10台自行车送往附近停车数量较少的停靠点去。他们所有的工作运输车和公共自行车一样都是被调度指挥中心实时监控的,哪个停靠点车满了或没车了,指挥中心就会指派货车调配自行车的数量。此外,管理部门还在一些用车量较大的停靠点单独存锁一些自行车,当存车桩上的自行车全部被提走后,管理员会在货车到来之前,将存锁在附近的备用自行车装载到自行车停车桩上供居民提取使用。
私家车车主惠先生说,现在开车上街真不如骑车方便,市区内人流密集区都有网点,取、还都很方便。自从有了公共自行车,他减少了开车出行的次数。
正在等待办卡的李先生是山东青岛人,这次到儿子家最初只打算小住几天,没想到被这个美丽的小城迷住了。李先生讲,黑河市环境整洁、优美,适合老年人居住,他准备再多住一段时间。刷辆车骑,既可看风景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黑河市民富鹏飞告诉记者,他家离单位步行需半小时,遇到着急的事就得打车。现在,他家和单位附近都有了公共自行车停靠点,上下班都可以刷卡租借一辆自行车。
说到公共自行车,富鹏飞给记者描述了一个场景,夏日的黑河,绿草如茵,鲜花烂漫,傍晚的黑龙江畔,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骑着环保绿色自行车的居民。那一抹流动的绿色,犹如一道靓丽风景,为秀美的边城锦上添花。
全民爱护自行车
黑河市民对公共自行车项目非常支持,很多人自发在网上发帖呼吁倡导绿色出行、保护公共财产、禁止破坏公共自行车。
黑河市户外运动联盟负责人富艳华在网上发起“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公益活动。没想到帖子刚发出,就有很多网友回帖支持,几天内就有30多人报名参加。6月2日活动当天,富艳华特意穿上自己新买的一套浅绿色运动服,意为绿色环保。富艳华为现场每个人贴上在a4纸上手写的“请爱护公共自行车”的招贴画,这50张招贴画是富艳华前一天手写笔绘的。爱护、保护公共自行车宣传活动原本定30人骑车沿街宣传,结果活动当天来了近100人。
一位网名叫花之语的女网友在活动现场告诉富艳华,虽然她不会骑自行车,但也打算办一张公共自行车使用卡。她要学会骑自行车,参加支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活动。富艳华介绍,她们这次活动口号为“我们要爱护公共自行车”,并骑车环绕市区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
富艳华说:“通过这次行动,希望能让环保的理念在黑河市民心里留下印迹,加强公德意识,爱护公共财物。”
公共自行车投放后,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出行便利,还让他们享受到低碳生活的快乐。
市民支招
促自行车发展
黑河市民刘先生非常关心城市建设,他写信给城管部门,希望能加快完善自行车专用行车道,防止随着车辆增加发生交通事故。刘先生说,自从有了公共自行车,他基本就不开车了。每天出门在家门口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刷卡提取一辆自行车,骑车约15分钟,到单位再把车送到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
刘先生表示,希望政府再投入一些自行车和锁车桩,现在他要出门晚了,在停车点就提不到车,有时到单位了,附近的停靠点锁车桩也都停满了车。
黑河公共自行车项目管理中心客服部工作人员介绍,自从公共自行车项目实施以来,表扬和提建议的人很多,截至目前已超百条。6月17日,一名市民在存自行车时将钱包和钥匙遗落在自行车车筐内。装有500元现金的钱包被前来提车的好心市民拾到,并通过车辆管理人员及时送还给失主。很多市民打来电话表示,居民区、大型企事业单位周边自行车锁车柱不够用。
对此,黑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张瑾忠表示,已向政府上报了新增黑河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的补充项目计划,再增加500台车和部分自行车停靠点。受自然条件影响,黑河公共自行车项目只能在4月到10月投入使用,自行车项目到了冬季只能暂停,市民出行还将依靠正在发展中的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黑河市市长张恩亮对公共自行车项目非常支持,他说,黑河是口岸城市,旅游热点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大大减少了车辆的出行,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样,在黑河街头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会让游客们有家的感觉,有城市主人的感觉。张恩亮表示,引进公共自行车项目只是城市建设的一小步,黑河市将通过争创环保城、卫生城、园林城来实现“三文明”城市。
记者 王忠岩 文/摄作者:王忠岩
(本文来源:黑龙江晨报 )